近日,由云南建投集团总承包一部管理实施的鲁巧高速公路项目龙头山枢纽DK0+362桥完成第一联现浇箱梁顶板、翼缘板浇筑,项目建设持续取得积极进展。
产品主要以小草坝有机乌天麻为原料,采用无硫加工技术进行加工,鲜天麻经过筛选、清洗、蒸煮、烘干等工序,最后制成干天麻个、干天麻片、天麻脆片、天麻片、天麻面、天麻粉等,在省内外市场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王秋静 摄)黑颈鹤被称为鸟类大熊猫,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黑颈鹤单位面积数量分布最多的保护区之一。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高级工程师李世俊介绍,从11月2日起,今年首批越冬黑颈鹤陆续飞抵该保护区,11月27日达到这个迁徙季的高峰期。自建立保护区以来,这里逐渐成为黑颈鹤在云贵高原上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和迁徙中转站。近3年来,飞抵该保护区越冬栖息的黑颈鹤均保持在1500只以上,其他越冬栖息的候鸟数量和种类也在稳步增加。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监测发现,截至11月27日18时,今年飞抵该保护区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达2342只,较去年同期增加82只,创该保护区自1990年建立以来历史新高。
近年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食物源基地建设等管护措施,推动保护区生态环境稳步改善,保障黑颈鹤等候鸟越冬栖息安全。11月25日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的黑颈鹤彝良县把花椒纳入4+N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重要内容。
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3个。昭通苹果被列入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累计认证登记昭通苹果、昭通天麻、盐津乌骨鸡、绥江半边红李子、大关筇竹笋等地理标志产品22个,昭阳红苹果、噜咪啦土豆片等4个农产品先后7次入选云南10大名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加。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品牌共享原则,打造昭通种薯区域品牌。通过一大批新型经营主体的建设培育,有机搭建了苹果产业发展与果农利益联结机制,把果农与产业发展深层绑定,使产区果农50余万人受益。
引进一心堂药业集团、好医生药业集团等龙头企业,大力扶持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集天麻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截至2022年末,全市肉牛养殖户15.6万户,其中脱贫户6.8万户。
鲁甸县水磨镇新兴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支部+基地的运行模式带领当地老百姓种植马铃薯新品种,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推动贫困户脱贫,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天麻产业已成为昭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目前,该公司以生产经营林木种苗为主,实现苗木产值近亿元,带动周边群众增收5000余万元。同时,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推行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社+小农户家庭农场+小农户等利益联结发展模式。
8000余亩花椒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幸福产业。积极开拓市场,打造昭通马铃薯品牌。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实现资源优势与市场精准对接,促进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昭通日报记者:陈允琪 文/图。
昭通市为做大农业产业,2022年以来,累计投入产业资金87.1亿元。按照老产业+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理念,构建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 发展机制,全面推行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模式、党支部+合作社三个全覆盖,推动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夯实脱贫攻坚后续产业支撑。
昭通积极开展昭通天麻区域品牌宣传推介,举办了第五届全国天麻会议暨中国(小草坝)天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昭通天麻北京推介会暨昭通天麻产业高峰论坛等大型专题宣传推介活动。昭通苹果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强劲提升,市场环境持续巩固和拓展,营销渠道不断丰富和延伸,苹果产品进入东部沿海一线发达城市。
2023年,预计干花椒产量突破7万吨,总产值可达100亿元。天麻种植覆盖昭通市7个县(区)41个乡(镇)10.02万人,2022年,全市天麻完成大面积规范化种植9.32万亩,实现鲜麻总产量4.85万吨,综合产值79.09亿元,居全国天麻主产区之首。竹子鼓起钱袋子让竹林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有初加工脆片、浓缩果汁企业4家,果品贮藏冷(气调)库284座,贮藏能力逾10万吨。肉牛存栏49.62万头、出栏17.8万头、肉牛综合产值约57.16亿元。2022年,昭通有规模化苹果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65家、合作社的672个。
彝良县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引资1.4亿元建成了国内第一个专业经营天麻的综合交易市场——彝良小草坝国际天麻交易中心,累计实现天麻交易额7.4亿元。建有产能和技术国内一流的分线6条。
2022年,全市家禽养殖农户53万余户,规模养殖场户74户,全市家禽出栏1223.31万只,一产产值13.25亿元。大关县琦鑫农产品生产有限公司、云南理世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伯格勒食品开发有限公司3家肉牛制品加工企业,生产黄牛干巴、卤牛肉、手撕牛肉、火烧干巴等系列产品10余个,创建琦鑫牛肉理世好牛恋等多个品牌,产品畅销省内外。
2018年以来,全市新建竹基地371万亩,竹资源面积增加至680.2万亩。在彝良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天麻产业功不可没。
2023年,全市马铃薯完成种植面积234万亩,预计产量达348万吨,实现产值67亿元、综合产值85亿元以上。竹产业已成为昭通见效周期最长、生态效益最优、区域优势最明显、功能价值最广的高原特色农业。昭通天麻在2023年发布的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单名列第46位,再次进入全国前50名,天麻产业将发展成为昭通百姓林间的金疙瘩。云南永孜堂制药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与彝良县原生态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在彝良县小草坝建立天麻基地1500余亩,实现制药产业药品品质保证以及良好社会效益的双赢。
苹果产业强劲提升苹果成熟的季节,昭鲁坝区到处都看得见红彤彤的昭通苹果,果香四溢。昭通黄牛是享誉省内外的优良种质资源,是发展高端牛肉产品的重要种源基础。
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筇竹林,竹笋亩产量达450公斤,实现了筇竹亩产值1万元以上,群众靠竹增收10万元以上,成为群众的绿色银行。全市共培育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
目前,全市天麻经营主体达863家,其中天麻企业2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67家、其他经营主体57家。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南博会等重大展销、推介会,与沃尔玛、家乐福、百果园等10余个大中型超市和专业市场建立长期供货关系,连续举办以昭通苹果为核心元素和主题的展销节、推介会等,大力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加大与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线上平台对接协作力度,加强与知名博主、网络大V、带货主播等新型销售主体合作,拓宽线上销售渠道,网络店铺上线1500余家。
2022年,全市生猪养殖户64.6万户,生猪出栏401.85万头、生猪产值129.03亿元,综合产值186.6亿元。大力培育苹果、竹子、马铃薯、天麻、花椒、特色养殖高原特色农业,农业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产品有药品、保健品、食品、日化品4大类32个产品,产品品牌19个。苹果、竹子、天麻、花椒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一,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居全省第二。
肉牛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增收潜力较大的特色优势产业。昭通方竹笋、筇竹笋分别被誉为笋中之王笋中之冠。
生产经营范围也由原来的单一鲜果生产,发展到加工贮藏、冷链物流、电子商务、旅游文化等,产业链进一步扩展延伸,产业带农富农能力大幅提升。今年以来,重点培育推进10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和105家拟升规纳统企业。
大关、盐津、镇雄分别获得中国筇竹之乡中国方竹之乡中国赤水源方竹之乡称号。覆盖8个县(市)94个乡(镇)53万余户210余万人,直接支撑脱贫人口13.9万户60万人。
文章发布:2025-04-05 11:40:52
本文链接: http://mc8ox.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zvo/8214.html
评论列表
通讯员:颜微 张云萍 文/图。
索嘎